如何理解“明天降水概率是70%”?
作者: 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梁竹苑 李纾 ║ 日期: 2012/12/26
检验风险决策的期望法则假设
在多雨季节,很多人每天都会习惯于看一看天气预报,来决定自己出门是否需要携带雨具。天气预报中常常用“降水概率”一词来对雨雪天气这一风险事件发生概率进行预测。那么,“明天的降水概率是70%”的含义是什么呢?是指明天有70%的地区会下雨?还是说在历史上的这一天,70%的日子都下雨了?气象学家告诉我们,这两种对降水概率的诠释都是错误的(http://www.islandnet.com/~see/weather/whys/pop.htm)。
这两种诠释错在何处?假如我们把一个风险事件(如,是否下雨)看成一个完整的蛋糕,这两种诠释把风险事件的最终结果理解为,在这个蛋糕上切出70%(降水概率)的一块来。有趣的是,无独有偶,主流风险决策理论采用了类似的思路来理解人们如何进行风险决策。从经典的期望价值理论,到诺贝尔奖得主daniel kahneman提出的预期理论,风险决策主流理论以期望法则的计算为核心假设,认为决策者需要进行“加权求和”的期望值计算过程:即以概率(或主观概率)为权对各损益结果(或效用)进行加权(乘法过程)并求和。由于“期望法则”提供了一种非常简洁的方法,可以将概率和结果整合为一个单一的“价值度量”(starmer, 2000),它成为经济学等领域中为人偏爱的建模工具。经济学等许多学科都基于期望法则(乘法法则)进行风险决策分析,甚至一些学科以这种理性决策理论为基础(如微观经济学)。因此,检验期望法则假设成为一个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。
近期,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李纾研究员团队(李纾、梁竹苑、饶俪琳)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蒋田仔团队(蒋田仔,徐丽娟)合作完成了一项研究,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视角独特的解答。
该项研究巧妙地、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种新的实验范式——将概率决策任务(人们的自主风险决策过程)和比例决策任务(遵循期望法则的决策过程)相比较,来探究人们的风险决策是否按期望法则进行。该研究采用相同的视觉材料设计了两类任务:将“%”看成“概率”的概率决策任务(风险决策)和将“%”看成“比例”比例决策任务(计算决策)(见图1)。该研究并采用了认知心理学中经典的双分离推论逻辑,通过比较概率决策任务和比例决策任务的影响因素(计算能力、概率能力等)是否相同,来推测两类决策是否包含相同的心理过程。
图1 概率与比例决策任务流程示意图
(a: 注视点; b, c: 获得/损失效价的刺激呈现; d, e: 获得/损失效价的比例决策任务反馈;
f, g: 获得/损失效价的概率决策任务反馈; h: 黑屏)
研究结果发现,计算难度和算术能力只影响比例决策任务绩效(其反应时更长,基于期望值选择的比例更高),但不影响概率决策任务绩效。相反,与“期望值计算”似乎无关的“概率能力”和“感觉寻求人格”只影响概率决策任务绩效,但不影响比例决策任务绩效。这表明,概率能力和人格对风险决策的行为绩效起调节作用,人们在风险决策中可能并未按照期望法则的精确计算方式做出决策。这一结果为质疑期望法则提供了有力证据,说明期望法则家族理论将“加权求和”结果作为人类风险偏好的单一指数,或许是一种人为创造的错误指数。
该研究部分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(2011cb711002)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71071150,31170976)、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础前沿专项研究(kscx2-ew-j-8)、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。其前期结果已在线发表于sci-cd期刊《科学通报》,并受到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,认为“上述实验范式和推论逻辑,对探究风险决策心理过程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意义。该研究具有理论深度和高度,实验设计科学、巧妙,推论严谨,结论可靠,对澄清风险决策的真实心理过程具有重要价值。”后续的fmri研究正在进行中。 梁竹苑, 徐丽娟, 饶俪琳, 蒋田仔, 李纾. (2012). “20%的概率获得蛋糕”=“获得蛋糕的20%”?检验风险决策的期望法则假设. 科学通报, 57(35): 3421–3433. doi: 10.1360/972012-691